2012年我國乙烯工業產能將達到1700萬噸/年,到2015年我國乙烯產能將達2700萬噸/年。我國乙烯業今后的發展將更加注重科學發展,更加突出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抓緊結構調整,以促進我國由乙烯生產大國向乙烯生產強國的歷史性轉變。
“十二五”石化工業發展的重點將集中體現在“四個轉變”上:從單純的規模化生產初級化工原料和常規、中低檔產品,向規模化生產必須的化工原料和增加生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石化產品并重轉變;從較為分散和布局不盡合理的經營向進一步大型化、集約化、一體化、基地化、產業集群化和優化布局轉變;從粗放型生產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生產轉變;從以石油基為原料并由國內供應為主走向以石油基原料為主、其他非油基原料為輔,國內外供應相結合的原料輕質化、多樣化和來源多元化轉變。
這些給我國乙烯工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將出現有別于以往的發展新趨勢。
增速加快
“十二五”期間,我國乙烯工業仍將持續推進規模化發展,隨著大慶石化、撫順石化、四川彭州石化、武漢石化、惠州乙烯二期、湛江中科合資煉化一體化項目等一批大乙烯項目的建成投產,預計到2015年,我國乙烯總產能為2500萬~2700萬噸/年,接近美國現在的乙烯產能水平。
其中,“十二五”將新建大乙烯項目5~7個,增加乙烯產能600萬噸/年;通過擴能改造現有裝置將增加產能400萬噸/年;同時,建設一批MTO/MTP項目,新增煤基甲醇制烯烴產能450萬噸/年,使其占全國乙烯總產能的比例從現在的不足8%增加至2015年的20%。全國乙烯產量也將由2011年的1527.5萬噸增加至2015年的2700萬噸。屆時,我國乙烯當量消費自給率將從目前的47%~48%提高至2015年的至少70%。
同時,國內對乙烯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間仍將保持旺盛的增長態勢,預計乙烯表觀當量消費量從2011年的1600萬噸猛增為2015年3300萬~3500萬噸,年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的較高水平,產銷兩旺。
體型增大
鑒于國家發改委新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規定,所有規劃和新建乙烯裝置規模應達到100萬噸/年,而新建煤基烯烴MTO裝置規模需在50萬噸/年以上,且目前國內在建、新建的中資或中外合資石腦油裂解裝置項目規模均在80萬噸/年或以上,因此2015年我國乙烯裝置的平均規模將從目前的56.9萬噸/年增加到60萬噸/年以上,我國乙烯裝置規模將再上一個新臺階。
同時,根據國家發布的《乙烯行業“十二五”規劃》,我國將在繼續做大做強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石化產業群,改造提升東北地區乙烯工業的同時,建設中西部乙烯基地,進一步優化乙烯布局。
長三角地區以上海、南京、寧波為中心,形成3~4個產能超200萬噸/年的乙烯生產基地,其乙烯合計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1/3以上。
珠三角地區將加快茂名、惠州、湛江、揭陽等地中資或中外合資項目的建設,重點發展下游的優勢產品和特色、高附加值的衍生物產品與終端產品。
環渤海灣地區將以京津唐和撫順等為中心,布局大型乙烯裝置。
中西部地區則配合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在蘭州、成都、武漢、獨山子等地形成4個乙烯基地。
“十二五”期間,全國煉油企業平均規模將進一步擴大,使我國乙烯工業向“煉油—乙烯—芳烴—動力—高端產品”深度集成的一體化模式發展成為可能。今后我國乙烯建設和發展將注重調整下游衍生產品結構,努力向生產適銷對路的功能化、差別化、高附加值、高端產品拓展,以滿足我國發展新興產業和各類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原料“變輕”
乙烯原料將進一步向輕質化、多樣化發展,進口量將增加,節能環保安全壓力將加大,裝置的國產化水平和技術水平將進一步提高
隨著我國乙烯產能、產量的迅速增加,今后全靠國內煉油裝置生產乙烯原料來滿足需求將越來越困難。另一方面,多用乙烯原料又將影響煉廠的成品油產量。因此,企業需要在優化乙烯原料、盡量利用油氣田輕質資源、內部挖潛互供、適當發展煤基甲醇制烯烴的同時,進一步增加乙烯主要原料石腦油、輕烴等的進口量,并要注意實現進口來源的多元化,建立多元化來源的供應體系,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我們也要注意到,未來隨著我國新型煤化工在國家支持下穩步有序健康發展,我國煤基甲醇制烯烴工業化項目、煤制乙二醇項目等,未來將會在一些有條件的地方繼續建設投產,以緩解國內乙烯用石油基原料緊張的壓力。
此外,部分沿海企業或許還將嘗試走進口甲醇制烯烴或重油熱裂解制烯烴的發展之路,但總體看,石油基原料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競爭加劇
隨著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石化工業的崛起和中東國家憑借其廉價資源優勢積極向石油工業的中下游領域推進拓展,全球乙烯工業已從世紀之初北美為主,亞太其次,西歐隨后的格局改變為目前的亞太為主,北美次之,西歐、中東隨后的格局。
中東資源國家將完善石油工業產業鏈,進一步發展煉化工業作為其重要的發展戰略,利用其廉價天然氣資源優勢,通過在其國內與跨國大公司合資就地建設和到國外與有市場前景的國家合資建設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方式,繼續提升其煉化工業在全球的地位,不久的將來,將超過西歐而居世界第三位。
近年來由于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成功和產量的大增,乙烯產量原本居各國之首的美國乙烯工業又重新獲得了不少跨國石油石化公司的青睞,已有一批乙烯改擴建和新建項目開始實施或在計劃中。由于美國天然氣價格比歐亞低,且其乙烯工業及其下游高端產品生產具在技術優勢,美國乙烯及其下游產品生產成本將有較大的降低,并重新贏得競爭優勢。
總的看,隨著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為先導的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我國乙烯工業在原料缺乏成本優勢的情況下,既面臨著以常規、中低檔產品為主的中東乙烯工業的追趕和沖擊,又面臨著以功能化、差別化、高附加值、高檔產品為主的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堵截和阻擋,還存在著產能過剩、以中國大陸為目標市場的韓國、中國臺灣以及東南亞國家等周邊國家地區的圍困和競爭。